第八节课:请求头封装和响应数据格式

掌握高级HTTP请求技巧

橙色主题 #F59E0B

课程结构

请求头设置

学习如何设置请求头,模拟真实浏览器行为

8个练习

响应数据格式

处理JSON、XML等不同格式的响应数据

8个练习

错误处理

优雅处理各种网络异常和错误情况

8个练习

故事化案例

小明的API调试器

小明是一名后端开发工程师,需要对接多个第三方API。通过自定义请求头和处理各种响应格式, 他成功解决了API认证和数据解析的问题。

# 小明的API调试器
import requests

headers = {
    'Authorization': 'Bearer YOUR_TOKEN',
    'Content-Type': 'application/json',
    'User-Agent': 'MyApp/1.0'
}

response = requests.get('https://api.example.com/data', headers=headers)
data = response.json()
print(f"成功获取{len(data)}条数据"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小华的反反爬工具

小华在爬取某网站时遇到反爬机制,通过设置随机User-Agent和请求延迟, 成功绕过了网站的安全检测。

# 小华的反反爬策略
import random
import time

user_agents = [
    'Mozilla/5.0 (Windows NT 10.0; Win64; x64)',
    'Mozilla/5.0 (Macintosh; Intel Mac OS X 10_15_7)'
]

headers = {'User-Agent': random.choice(user_agents)}
time.sleep(random.uniform(1, 3))  # 随机延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互动演示

请求头构造器

响应格式测试

深入学习